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教育部发出“课堂革命”号召的背景下,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已经成为高校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2022 年 1 月 19 日-22 日 ,我院组织部分教师参加“全国职业院校‘金课’建设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理念及互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修班”线上培训。通过这次的培训,使得教师们明确了必须掌握扎实的教学设计原理和工具方法,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实践和总结,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教学效能,巩固教学技能。
本次培训学习,培训专家分别从以课堂创新为抓手努力打造一流金课、“金课”建设的支撑、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理念、方法与效果、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四项要素、混合式金课的教学设计与成功要点、结合案例解读在线教学与混合教学的区别和联系、教学设计原理、问题与实施、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同伴讨论深度激活思维、走向优质与快乐的新教育等多个层面为老师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让我们听听老师们的培训感想吧!
卫东斌:“混合式教学模式”即通过互联网将课程在线化,借助在线,实现课堂翻转的一种教学新常态。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传统授课多注重教师的教学外在,而忽略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生缺少有效互动,教与学脱离,教与学效率低下。解决以上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微课和慕课,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习体验。结合线上、线下学习,混合过程,有效促进教师与学生线上线下的互动,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自己建课、管课、参与互动、组织课堂,变身导师,侧重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自由、自主、自如的学习。培训老师的讲解让我收获颇丰,也领略了新时代的教学新方法。
李力:通过本次学习,对于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性有了更多启发。课程思政需要我们教师灵活的运用教学资源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设计的前期预判,中期调整,后期总结来不断进行优化。学习阚老师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课程,结合自身进行教学反思,明确下一步的方向要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方面运用和开发的能力,同时利用好数据资源,精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从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中多方位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
刘超:通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金课”建设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理念及互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修班,我获益匪浅。作为教师,要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掌握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决不能只是充当客观知识的搬运工,要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使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好的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李然:学习了全国职业院校“金课”建设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理念及互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修班”的培训,受益匪浅。特别是在讲到如何进行线上课程的设计中,特别强调,大篇幅的进行讲授环节,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其实学生的关注力和关注时间是有限的,所以在开设线上的课程设计的时候精炼并提炼出核心的内容进行讲授,时间不宜过长,大致十五分钟,其他的时间就是扩充大量的预习、复习的题目以及内容,丰富线上课程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点我认为在信息技术运用的时代,做好把控讲授并使学生去吸收是极其重要的。
马晓月:通过为期4天的网络学习,我收获匪浅。通过学习、消化、对比、反省,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新进教师在教学上有许多欠缺,同时也看到了许多前进的方向。今后,我将在课堂上运用本次培训所学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过程一定会艰辛而漫长,我相信付出就会有收获。
李明会:作为一名新进老师,我参与了“金课”建设下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研修班,收获良多,受益匪浅。通过培训,我对“金课”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作为一名专业课教师,不仅只是上课,更应该从课程建设中挖掘学生的需求,了解学生的培养规格,传授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进而形成属于自身的“金课”。在学校双高建设的关键时期,金课改革应把握现代职教走向,专业课教师尤其应做好课前数据调研,课中教学设计应与心理学结合,课后反思改进,培育全面发展的人才。
康洋波:通过本次学习我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认识及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先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肯定能为课堂添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只有这样的教育才不是机械地“填鸭教学”,才能真正体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想要游刃有余的教好每一名学生,广博的知识和灵活的思维是前提,专业知识的积累是关键。
朱海:通过四天的学习,我对‘金课’建设背景下混合式教学理念及互动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当今教育正经历深刻变革,而“质量”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努力打造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金课”,共同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作为教师要掌握科学、规范的教学设计方法,提升课堂教学能力,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推进课程改革创新,实施科学课程评价,严格课程管理,消灭“水课”夯实基础教学组织,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以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建设激励机制,形成多类型、多样化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