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文化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和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行动指南。
高职院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全面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自觉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文化育人的特殊作用。
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魂”
从办学治学的政治高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十四五”时期,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职院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核心是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加强对学生优秀传统文化、革命红色文化、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教育,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人,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人,用社会主流思潮影响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信心,使他们健康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是高职院校加强文化建设的行动指南。高职院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办学指导地位,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等各项工作,确保学校办学方向和育人目标不偏向。要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运用,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使他们全面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马克思主义忠诚的理论学习者和实践工作者。
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理论维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高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首要的任务就是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摆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去理解和把握,高度认识到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马克思主义的“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的辩证统一角度,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作为发端于不同地域和历史的两种不同文脉的思想文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种契合性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相融共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改造了中华传统文化,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剔除了传统文化的糟粕,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生,迸发出强大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相互借鉴、相融互补,推动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正是这两种文化在新时代融合发展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高职院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不仅要牢牢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魂”,还要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要加强对学生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知识、基本立场观点、基本方法的教育,特别是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习和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5000多年的辉煌历史,掌握民族文化的精髓,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弘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夯实民族文化的根脉,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
全面加强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
构建“一训三风”校园文化标识体系。一所学校校园文化的精髓集中体现在学校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的“一训三风”中。校训是一所学校办学历史、办学理念高度概括的核心要旨。“三风”是一所学校办学精神的集中展示。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为“能职院”)在40多年的校史中,凝练出了“明德尚能、砺志笃行”的校训和“和谐、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敬业、爱生、严谨、求真”的教风、“勤奋、守纪、踏实、严谨”的学风。校训把立德树人摆在首位,突出加强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育,强调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训练,体现了职业技能型教育区别于普通通识教育的个性特征;校风浓缩了学校40多年办学经验的精华,综合了教风、学风的共性特点,校风既是学校40多年办学史、办学经验的高度总结,也是学校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回答了能职院要办什么样的职业教育、怎样办好这样的职业教育这一根本问题;教风展示了学校教师精神风貌和价值追求,是对教师为人师表的具体要求,回答了教师应当是什么样的教师、怎样成为这样的教师这一主要问题;学风展示的是能职院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业追求,回答了能职院的学生应当是什么样的学生、怎样成为这样的学生的关键问题。
构建“六个以”的校园文化精神体系。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精神,一所学校有一所学校的精神。学校精神是国家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具体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的实践要求。高职院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把构建学校精神体系和弘扬学校精神结合起来,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职院在4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经历了艰苦创业的大坡寺校区、改革创新的麒麟校区、敢为人先的沾益校区三个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几代能职院师生凝聚了“以崇德尚能的理念塑造人,以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砺人,以乐于奉献的情怀感染人,以居安思危的意识警醒人,以知行合一的作风锤炼人,以坚韧笃定的品性成就人”的能职院精神,体现了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从思想、道德、知识、情感、技能、品格等方面体现了能职院的办学治教的理念和情怀。
构建凝心聚魂的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革命文化,是红色教育的主要载体。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铭记红色革命历史,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坚定革命信心意志,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建校40多年来,能职院始终坚持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注重加强学生红色文化和红色基因教育,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系列教育活动。进入新时代,能职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理论武装,着力抓好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工作,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持续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教育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注重革命思想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工作,发挥思政课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加强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挥学校国家级“样板党支部”、省级“示范党委”“示范党支部”的引领示范作用。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德育体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夯实学生发展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德,培养有发展潜力的新时代大学生。注重革命实践教育,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强调动手能力培养和实践重要性,让学生在校期间不断地实践,进行条理性处事的早期锻炼,培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社会有用之人。
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职业教育文化体系。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不同类型的教育,具有特殊性。高职院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职业教育文化体系。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健全校园文化设施,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加强党建文化建设,实施党的领导固本计划、红色基因铸魂计划、从严治党强体计划、“三全育人”扎根计划、党建工程保障计划等党建文化建设规划,建好党建活动阵地,打造党建文化品牌;要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和“清廉学校”建设,筑牢广大师生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教师廉洁从教,学生廉洁就学,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好思政队伍,持续开展校园学生特色活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着力打造富有能源特色的学生品牌社团,充分将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技能训练、艺术和劳动教育实践相结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重视劳动教育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审美观。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入开展依法治校,扎实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构建科学完备的制度文化体系。组织学习国家法律法规,扎实开展普法强基行动,增强师生法治意识,培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社会主义公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建设法治文化,建设依法治理示范院校。加强工匠文化建设,弘扬工匠精神,建设工匠文化,大力弘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大力弘扬“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加强校企合作文化建设,将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工作能力。紧扣国家、省、市发展战略,主动对接产业发展,创新校企合作引资引智模式,实现多产业多方向多类别企业共建产业学院聚集,打造产学研集群发展态势;实施校园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对接,把职业理想、职业道德熏陶、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融合,全面培养学生具备企业要求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精神。加强对外文化交流交融交汇,加强与中外跨国企业(集团)、对外劳务派遣机构的合作,面向世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拥有国际认证资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和中国企业海外生产经营需要的本土人才,深度挖掘同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招生合作及文化交流项目,充分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提高了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
指导二级学院建设好学院文化。二级学院是学校办学的直接主体,要指导二级学院,特别是产业学院要突出企业主体,实施校企双主体育人,实现人才共育。引入企业管理模式,建立“党委领导、理事会决策、院长负责”的组织体系,共建理事会。推行“九定”,实施过程共管,推行“双导师制”(教师+师傅)运行模式,培育“双师型”混编教学团队,实行师资共聘。学校以教学基础设施、教学服务等资源,企业以资本、技术、知识投入,建设“三站联动”实训基地,完成基地共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企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培养工匠精神、劳模精神,促进文化共融;建立基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共同考量的多元利益分配机制,实现利益共享。
(作者系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